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科技指标与评价、区域科技进步、高校与研发机科技管理、产业科技管理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0-7695
  • 国内刊号:44-1223/G3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120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19
  • 综合影响因子:1.08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技管理研究 2016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自主创新专论

我国创新政策转型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创新政策的实践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创新政策的数量大大增加,质量也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我国创新的发展,然而,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如创新政策的理论研究滞后、规范性不够、法律化进程缓慢等。我国创新政策亟待转型,加强政策理论研究,更加重视运用需求面创新政策,加强对创新政策的评估,推进立法进程等。
1-4

网络环境下企业双元性创新能力生成的内在机理研究

摘要:在网络化背景下,企业不能游离于创新网络之外,通过嵌入到某个网络节点,在对外部节点企业的互动过程中激发出新的创想,进而内化为企业的创新活动。从企业技术创新实践面临的悖论入手,通过对挖掘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冲突困境的深层剖析,洞察网络环境下创新资源配置的新动向和企业双厄性创新活动面临的新变化,识别双元性创新能力生成的影响因素,探索企业双元性创新能力生成的过程和内在机理,理论上为双元性创新理论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实践上为企业在网络环境下提升双元性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5-10

基于异质性要素匹配的企业合作创新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摘要:解析基于异质性要素匹配的企业合作创新作用机理,强调合作中实现不同合作伙伴之间的异质性资源互补、异质性能力兼容和异质性行为契合对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意义;利用浙江省温州、台州地区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研究实现上述匹配原理的影响因素和约束条件。研究显示:合作前信息的搜寻、潜在合作对象的选择管理、合作中的技术吸收与学习能力提升激励以及不同能力对接、合作中关系治理与契约管理等都很重要,能够减少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约束投机性行为,提高合作中的协同效应和合作绩效。
11-18

工艺、产品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摘要:为了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在构建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和采用2000—2012年我国有关数据进行测量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工艺、产品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的协同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工艺、产品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的推动作用显著,而产业高端化对工艺、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尚未显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需要通过完善创新资源整合与激励机制等推动工艺、产品创新。
19-23

产学研科技创新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

摘要:采用半结构访谈与书面案例研究及实践现象观察的定性研究方法,提炼出产学研科技创新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向固定的对象发放大量的调查问卷,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运用SPSS18.0和AMOS7.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假设检验,研究产学研科技创新的竞争力形成机理,得到相关研究结论,并从产学研科技创新竞争力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4-29

融资约束、税收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摘要:摘要: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_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融资约束与税收激励2个因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显著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主要依赖于债务融资,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取决于股权融资;税收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税收激励效应有效缓解了融资对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较增值税更能促进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
30-36

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摘要:企业家的创新活动需要从创新生态系统层面进行综合考量。在定义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生态学与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耦合,以创新生态位为逻辑基点构建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型,概括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并分析我国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7-42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发展与政策

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分析

摘要:在对科技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科技政策执行力的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同时综合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了不同因素之间的层次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内部影响因素中,执行主体的兴趣是直接影响执行力强弱的表层因素,政策内容和服务对象是影响执行力的底层因素;在外部影响因素中,科技需求和制度环境分别为影响科技政策执行力的表层因素和底层因素。将内外部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则内部因素大多为中表层因素,外部因素主要为底层因素等。
43-48

首都创新政策体系优化探讨

摘要:分析首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部四大优势与四大劣势、外部面临的四大机遇与四大挑战,深入剖析北京市创新政策体系的现状特征;其次探讨新形势下首都创新驱动发展新的定位以及创新政策体系的完善方向,继而深入分析首都现有创新政策体系在内容及实施成效方面的问题;最后在借鉴国外创新政策体系完善的态势与经验启示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定、实施、监督评估、统筹协调、法治化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首都创新政策体系的“1+6”建议。
49-53

江苏省创新驱动政策体系研究及对广东的启示

摘要:分析江苏省创新驱动战略布局,以及围绕这一战略布局开展的政策设计与实践;研究其在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创新人才、政策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布局特点,并结合广东特点提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意见和建议。
54-59

我国“十三五”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的制度分析

摘要:摘要:科技创新驱动最根本在于人才发展,人才资源在国家发展各项资源中占据首要位置。通过分析我国国家发展、创新驱动以及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对“十三五”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的制度需求,研究我国创新型人才发展当前存在的人才培养、选拔、引进、激励等制度问题,分析影响我国“十三五”适应创新驱动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的制度主要因素,其中,积极因素有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国家政府对人才发展的支持,消极因素有“重物轻人”的科研现象和对人才发展法律保障的缺失;进而提出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完善制度设计、加大财政投入等相关制度建设建议。
60-65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指标与评价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模型

摘要:摘要: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2009--201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新产品研发支出和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作为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在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创新产出的分析中,新产品研发支出贡献较大,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都对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产业利润对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在以专利数为创新产出的分析中,研究与开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贡献较大,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和产业利润对创新效率的影响都显著。
66-70

基于国际研发资本的中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摘要: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碳减排压力。构建基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利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201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合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计算出的最佳投影方向可以看出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利用测算出的各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投影值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是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得出若干相应的启示。
71-75

基于直接评价法的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摘要:传统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全新视角,首次采用直接评价法结合面板数据,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不含港澳台地区)时间序列的科技创新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客观地反映2004--2013年各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得分、排名及lO年来的演变过程,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对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当期及滞后期的影响。从理论上对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提出新的思路;实践上为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76-82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区域科技进步

湖北省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运用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和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22,以湖北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框架,对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湖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分布并不均衡,区域创新中心的“灯影效应”及区位锁定效应明显,知识溢出和创新扩散的空间集聚阻碍了湖北省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提出进一步激发区域知识创造活动的潜力,增强区域知识获取水平,加大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优化科技政策环境,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
93-98

长三角高技术产业低端同构现象的现实考查

摘要:简要回顾了高技术产业同构问题的相关研究,对产业低端同构的内涵进行界定;在合理选择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我国长三角与部分发达国家和我国全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对其同构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处于低端同构状态。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促进长三角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99-103

区域经济增长与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摘要:分析经济增长与创新能力相互关系,借鉴耦合理论建立二者的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1_2013年间经济增长-b创新能力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3年间,各省域的经济增长-b创新能力耦合协调类型跨越6个等级,除云南外,其他省域均达到初级协调发展类型,但并没有省市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类型;空间上,东中西地区呈现出明显的三级梯度递减规律;时间上,长江经济带覆盖区域耦合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针对这一现状,提出运用市场化手段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成果经济化效率,带动经济发展等建议,并为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创新能力之间耦合协调发展提出5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104-110

广东省建设国家实验室体系的若干思考

摘要: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作为源头创新和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和源泉,是培养汇聚高层次科研人才、取得自主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的重要平台,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科研创新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广东省现有国家科研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和摸底分析,并对今后,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广东省科研基地体系建设工作提出若干建议。加大力度推进以实验室为龙头的科研基地建设,加强协同创新,组建一批高水平科研创新基地和平台,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直至产业化全过程创新链条的科研体系是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路径和重要保障。
1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