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科技指标与评价、区域科技进步、高校与研发机科技管理、产业科技管理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0-7695
  • 国内刊号:44-1223/G3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120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19
  • 综合影响因子:1.08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技管理研究 2014年第1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自主创新专论

产品模块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组织结构的中介效应

摘要: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珠三角大中型制造企业为对象获取调查数据,分别检验组织结构(自我管理性、整合协调性、边界渗透性)在产品模块化(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与技术创新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品模块化对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差异在于:模块化生产只对整合协调性与边界渗透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模块化设计对自我管理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整合协调性与边界渗透性则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协调整合性与边界渗透性在模块化生产与技术创新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管理性在模块化设计与技术创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1-7

基于风险矩阵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首先依据五大国际组织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划分,将风险管理过程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五个阶段,并将风险矩阵应用于风险管理的每个阶段。其次,从过程维和风险维两个维度分别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德尔菲法分析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方式。最后,总结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监控的几种方法。
8-11

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及案例研究:基于顾客知识转移的视角

摘要: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顾客知识转移的视角,从知识特性和关系嵌入两个方面探讨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同时通过对小米公司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
12-17

浅议我国基于激励相容的科技创新机制构建

摘要: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当前国际社会主要经济体都把创新经济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是把创新确立为国家战略以端显其重要性。其中影响创新内生增长的核心因素就是创新体系的机制设计。如何构建有效而激励相容的创新机制设计框架,是提高我国创新能力,推动国家步入智本经济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从激励相容的创新机制设计出发,结合美国成功经验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构建并完善我国创新经济的机制设计和框架进行一些思考。
18-21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发展与政策

2012全球科技投入态势分析

摘要:分析全球研发投入的最新格局和态势,并从政府和企业研发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分析表明,全球研发投资已经从危机中反弹,这得益于政府对科技投资的重视以及企业研发投资的强劲复苏。
22-26

美国工程研究中心发展及模式分析

摘要:美国工程研究中心是美国政府为了整合大学工程研究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于1985年在国家科学基金(NSF)下设立的项目。运用国家科技计划的分析方法,论述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的产生背景和战略定位,概括分析美国工程研究中心的基本管理模式,最后总结回顾美国工程研究中心27年的发展,阐明其对美国产业、经济的影响。
27-31

中国技术市场中逆向选择对技术吸纳方的影响

摘要:基于逆向选择对我国技术市场产生的影响,从技术生命周期的角度对技术吸纳方进行行为分析,通过信息对称与不对称市场的对比,研究技术吸纳者享受消费者剩余多少的变化规律,归纳其交易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降低逆向选择对技术吸纳方负向作用的措施。
32-35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指标与评价

基于熵权分析的涉农企业成果转化可实现程度计算与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摘要:以涉农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研发人员、研发机构、科技项目、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技术储备、技术需求、科技服务需求等8项指标,构建基于熵权分析法的成果转化可实现程度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四川省不同产业、不同地区的573家涉农企业进行分析测算,识别出当前四川省涉农企业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36-40

FDI与进口贸易的溢出效应——基于OECD国家与金砖五国的实证研究

摘要:先以罗默和卢卡斯的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沿用Caves、Globerm、Waldkirch和Nunnenkamp的分析框架建立模型;然后对OECD国家与金砖五国1996—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拟;最终根据豪斯曼检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996—2011年间,31个国家存在FDI和商品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国家,技术溢出效应的表现渠道不同,OECD国家的商品进口贸易与人力资本结合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大于FDI与人力资本结合所带来的效应,而金砖五国的FDI与人力资本结合的技术溢出效应远远大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并且研发投入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41-45

区域核心竞争力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关联性研究

摘要:研究区域核心竞争力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分析构成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能力、技术水平、经济结构、企业竞争力、制度环境和协调能力等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借助随机前沿模型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将构成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要素纳入到效率方程中,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核心竞争力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必然反映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
46-50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中国造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的实证分析

摘要:根据2000—2011年中国造纸产业数据和山东、广东、浙江、江苏、河南的省际数据,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造纸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1)中国造纸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2)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改善的贡献很小;(3)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具有区域差异性,江苏、山东增长较快,河南、浙江、广东增长较慢,其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退步,因此产业技术利用水平和规模效益有待提高。
51-54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摘要: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4个方面构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06年至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呈逐渐转好趋势,但东、西部地区相差很大。据此提出扩大西部优惠政策范围、加大基建投入等建议。
55-61

基于多重螺旋协同创新理论的DEA评价模型——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摘要:根据三螺旋模型的基本框架、产学研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构建I-U-G-R-U多螺旋协同创新模型,基于该模型内嵌两阶段链DEA模型和多重螺旋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I-U-G-R-U多螺旋协同创新模型的测度结果较好;皖江城市带存在显著的科技梯度现象,科技创新没能实现承续性以及存在各要素投入存在不合理等现象。从区域内科技创新来看,皖江城市带内部科技创新效率差异大;从分阶段科技创新来看,皖江城市带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产出的效率明显高于将科技创新所需资源利用并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率。
62-70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高校与研发机构科技管理

一项基于综合性大学的协同创新实证分析——以海洋微生物功能分子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为例

摘要:综合性大学的协同创新要以需求为导向,构建以任务为纽带的组织管理方式,突破学科间的壁垒,充分发挥高校自身人才、学科、科研等多方面优势,通过深度合作,实现“1+1〉2”的科研突破。通过对海洋微生物功能分子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总结,分析构建协同创新体的导向、组织管理方式、创新要素以及其资源汇集方式,实证分析实现协同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71-74

安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迁的适应性研究

摘要: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新时期区域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探讨安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安徽全面转型和加速崛起具有现实意义。从结构的视角分析安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论证安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适应性问题,提出进一步优化安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75-79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区域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园区面临问题和制约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苏州的调查数据

摘要:以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配对T检验和LOGIT模型等分析工具,对苏州农业园区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缺少大型龙头企业、人才匮乏、人才引进困难、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没有市场化的技术创新机制、资金筹备困难、没有市场化运行机制是苏州农业园区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如果不考虑园区本身的特征,资源与设施、机制体制是制约园区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子;产业链是制约园区社会效益的决定性因子。
80-87

广东专业镇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的模式研究

摘要:专业镇是支撑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态。加快专业镇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是推动广东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轨道的重要途径。广东专业镇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转型,关键在于提高创新活跃程度,加快高级生产要素的集聚,构建并完善创新链条,优化产业布局,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环节,创新面向全球化的商业模式,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关键环节的控制力,从而全面提升专业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88-93

信息化背景下横琴新区科技金融服务渠道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金融活动的多样化,市场对科技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对科技金融的传统服务渠道进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珠海和横琴新区科技金融服务现状的分析,构建金融服务信息化渠道模型,提出信息化背景下横琴新区科技金融渠道的创新策略,为横琴新区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服务的协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