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科技指标与评价、区域科技进步、高校与研发机科技管理、产业科技管理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0-7695
  • 国内刊号:44-1223/G3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120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19
  • 综合影响因子:1.08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第2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自主创新专论

FDI技术扩散、自主创新和环境规制的互动影响——中国工业1992-2010年时序数据

摘要:采用1992-2010年中国工业的时序数据,利用VAR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检验了FDI技术扩散、本国自主创新与环境规制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技术扩散、本国自主创新和环境规制间具长期均衡关系;FDI技术扩散和环境规制互为Granger原因,且FDI技术扩散对环境规制具负影响,而环境规制对FDI技术扩散具正影响,二者形成“两难”互动;环境规制是本国自主创新的Granger原因,且环境规制对本国自主创新呈先负后正的累积影响。
1-6

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系统动力学分析——以木竹产业为例

摘要:根据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实例,构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推演分析政府以及学研方在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在联盟初期的资助对联盟的发展最有利,且政府的资助效果依赖于学研方的成果质量。
7-11

基于创新集群的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摘要:区域创新集群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新发展和新趋势。在分析国外区域创新集群建设的经验以及对我国创新集群建设启示的基础上,针对以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建设区域创新集群为主要目标的广州-深圳-香港主轴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对策。
12-16

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的二象性分析

摘要:产业创新系统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它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兼备状态性和过程性两个角色。基于产业创新系统的时空演化特征,它是一个由状态子系统和过程子系统构成的“二象”系统,前者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子系统,后者则是由该物质子系统所映射的属性构成的虚像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创新系统演化水平的表征进行分析,指出技术创新能力是系统演化状态水平的表征,而技术创新效率是系统演化过程水平的度量。最后阐述产业创新系统演化状态水平和过程水平的逻辑关系。
17-20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发展与政策

德国国际科技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国际科技合作能显著提升自主创新效率,对将自主创新作为未来发展重要战略之一的我国而言至关重要。从德国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部门和机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国际科技合作特点等方面出发,对德国国际科技合作情况进行研究,并从中提炼出对我国促进国际科技合作有益的启示。
21-26

节能减排技术研发的补贴和合作政策比较

摘要:在外生的排放税的条件下,将补贴和合作两种技术激励政策分别应用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即生产工艺研发和污染减排研发上。通过建立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博弈模型,分析比较两种政策下的研发水平、利润和社会福利。研究发现:(1)当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较低时,补贴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水平高于合作政策下的生产工艺研发水平;当生产工艺研发溢出率较高时,刚好相反。(2)当排放税率小于临界税率,补贴政策下的污染减排研发水平高于合作政策下的污染减排研发水平;当排放税率大于临界税率,结论相反。研究结果为政府选择正确的技术激励政策、企业选择正确的研发行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27-32

从外资企业参与英国“知识转移合作伙伴计划”看我国产学研合作

摘要:英国政府历来对于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格外重视,一方面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科技计划,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积极吸引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力量。“知识转移合作伙伴计划”(KTP)是英国重要的产学研计划,通过对外资企业参与英国KTP的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两种趋势的高效结合,这对于我国有效吸引外资、完善产学研计划具有借鉴意义。
33-35

科技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增加,海洋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科学技术是海洋产业的第一生产力,科技引领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阐述科技引领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内涵,深入探讨市场机制对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政府机制对新兴海洋产业发展中适当的宏观调控功能以及社会组织机制对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补充完善作用。
36-40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内涵和途径——以辽宁省为例

摘要: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其主要导向是促进工业发展向创新驱动型、绿色低碳型、智能融合型经济转型。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应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探索全面、动态、优化的工业资源配置方式,健全完善有利于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措施,不断增强工业发展的持续性、协调性和内生动力,实现更高水平和质量的工业发展。
41-43

智慧旅游系统建设体系与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被学界公认为解决目前旅游业发展瓶颈和存在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从发展背景、发展环境、发展历史、概念内涵、潜在风险、发展策略等方面对智慧旅游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根据我国发展现状构建包含智慧旅游社会支撑体系、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以及智慧旅游功能应用与创新体系的智慧旅游建设与发展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将对丰富完善智慧旅游理论研究体系,促进智慧旅游的建设、发展和创新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44-49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指标与评价

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动态效率与我国发达地区比较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

摘要:利用山西省与我国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2001-2010年的数据,结合主成分分析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比较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动态效率。结果显示: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01-2005年,技术进步是促进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力量,2006-2010年,规模效率则成为主要动力;10年来,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一直保持不变,制约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变动指数与技术变动指数的反向变化。
50-55

基于熵值法的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在研究熵值法的应用范围、优点及局限性的基础上,确立熵值法在区域创新能力评价领域的应用价值.并选取我国东、中、西和东北部四个板块的10个典型地区作为研究样本,提取这些地区2008-2010年3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并提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建议。
56-61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高校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及政策启示

摘要:采用DEA—Tobit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区高校的科技投入产出活动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并确定导致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无技术效率的三大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高校自身对科技投入产出活动控制能力不足是导致效率不高的原因;高校科技发展与所处地区经济状况和人力资源情况有密切联系,建立产学研体系可以实现高校科技活动的可持续性;合理的高校科研体系的形成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采用高校科研风险投资可以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换,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效率。
65-70

我国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评价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对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在构建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一致的不平衡性,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强,被归为前三类,中西部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普遍不理想。依据分析,从国家层面和各地区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决策参考。
71-76

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绩效评价策略探究

摘要:科研绩效评价是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加强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绩效评价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某综合性医科类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在现行的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下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以期掌握科研工作的发展趋势,提出提高科研水平的建议与对策,为同类医院提供参考和借鉴。
77-80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高校与研发机构科技管理

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大学科技园:途径选择与发展策略

摘要:创业型大学是以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大学科技园等创业型组织为载体,与政府产业界紧密合作参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一种新型大学。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将创新和创业过程有效地衔接起来,是创业型大学实现技术转移、技术创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途经。在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建设中,创业型大学要理顺与大学科技园的关系,明确科技园的发展战略定位,建立科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科技园提供人力支持。
81-83

校企合作动机研究——基于汽车企业的实证研究

摘要:高校是科技文明的重要载体,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实践体,实现校企合作创新,充分发挥双方各自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长处,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双方的核心竞争力,使校企双方达到“双赢”已成为当今高新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对校企合作动机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汽车企业的视角,在设定校企合作创新动力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得到的问卷调研数据,主要以因子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验证在校企合作中有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为适应企业外部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为吸引创新人才、利用高校资源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这四个因素为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的强势动力因素。
84-88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竞争力分析研究——以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

摘要: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综合科研水平进行评估,可以检查实验室的整体科研能力,引导实验室今后的定位和发展。以中山大学的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SCI论文为例,对实验室论文数量和质量、研究方向、国际合作和国际影响力等进行评估,并与其他高校的材料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比较。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