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科技指标与评价、区域科技进步、高校与研发机科技管理、产业科技管理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0-7695
  • 国内刊号:44-1223/G3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120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19
  • 综合影响因子:1.08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第1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自主创新专论

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驱动因素——基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作为研究样本,旨在研究和探讨驱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通过对2002—2010年度我国国家科技计划资助项目数据的研究发现:在投入产出周期方面,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周期较长,创新投入应至少持续2年以上;在创新主体驱动效应方面,科研院校主要致力于专利及科技论文等学术研究,而企业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产出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项目人员投入的工作量以及外部金融支持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驱动作用也十分显著。
1-5

基层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探析

摘要:县(市)基层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能体现我国块状经济基础的产业集群发展及区域产业政策作用更直接的创新体系,在促进创新型省市和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建设路径应根据县(市)基层创新体系创新主体的不完备性、创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创新目标的具体应用性等基本特征和发展的不同类型,以加强基层科技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为基础,逐步提升县(市)基层科技创新基础能力;以科技创新计划为抓手,加大对县(市)基层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政府为协调人,构建县(市)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创导富有县(市)特色创新体系;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建立健全县(市)基层创新服务体系。
6-10

协同创新、产业研究院与区域创新能力——以成都市为例

摘要:从产业研究院与协同创新的内涵及特点入手,构建产业研究院运用协同创新促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的FEA模型,从要素层协同、执行层协同、实现层协同等三个层次分析产业研究院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机理和路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成都市的三个产业研究院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文章的结论并得到有益的启示。
11-15

基于区域科技创新联盟的创新资源耦合模式研究

摘要:科技创新联盟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新形式,联盟内的各类创新资源相互作用实质是一种耦合过程,该耦合创新系统由创新主体、创新客体、耦合驱动力构成。从创新主体不同需求出发,讨论了四种不同的耦合模式:需求型、成本型、利润型、复杂型。
16-19

企业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机制之关联研究——“D-I-P”模型的构建

摘要:将动态能力理论与企业自主创新理论结合起来,应用系统学分析工具,提出了“动态能力、自主创新机制、自主创新绩效”三者之间关系的“D-I-P’’模型,并应用统计软件(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开展了对三者关系的实证研究。研究验证了以下命题:动态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对绩效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动态能力对自主创新绩效有着非显著性的正相关影响;自主创新机制在动态能力、创新绩效形成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变量的作用。
20-24

中关村“车库咖啡”:弥补创业前端服务不足的思考与启示

摘要:近几年北京中关村创业服务业发展迅速,“车库咖啡”作为咖啡厅中的“孵化器’’有效弥补了科技服务体系对企业创业前端服务的不足。主要对“车库咖啡”的运营模式、成功要素等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明确其功能定位、内涵和建设实质,提出完善我国科技企业孵育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25-28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发展与政策

创新型企业成长政策研究

摘要: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变迁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我国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必须有一批创新型企业作为支撑。从创新型企业成长生命周期、促进企业创新的重点政策工具评价与分析以及政策作用面理论三个角度,对促进创新型企业成长的相关政策进行效果分析与评价,提出以企业成长为导向的创新政策建议,以期增强企业创新成长的内外动力,推进企业内部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9-37

低碳转型的驱动机制——研究现状及评述

摘要:为了阐明低碳转型的迫切性和内在驱动力,在明确低碳经济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全球、中国、企业三个层次,对有关低碳转型驱动机制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38-43

国外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模型研究

摘要: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是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对当前世界各国在能源规划方面的技术工具进行研究,比较各规划模型的优劣,认为应为规划人员提供一个理解容易、操作简单、结果实用的可再生能源规划模型。该模型应结合中国实际,充分利用相关数据,提高软件界面友好性、功能性和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在能源、环境效益对比分析方面。
44-47

美国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模式及经验探析与启示

摘要:合同能源管理是基于市场所兴起的一种节能新机制,对于推进节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广东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推广比较缓慢,其中融资困难成为主要障碍。在分析美国先进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模式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广东现状的合同能源管理融资模式。
48-51

世界城市清洁能源发展模式及借鉴

摘要:清洁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带动北京市经济增长、推动世界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北京市清洁能源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技术创新、融资、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制约。基于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清洁能源发展模式,从政策环境支持、产业集群建设、服务体系发展、投融资机制和人才建设、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提出北京市清洁能源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52-55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指标与评价

基于风险事件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模型

摘要:信息科技风险是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事件研究法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银监会信息科技风险试评估体系,构建了基于风险事件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以辽宁某x银行为例进行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验证了评估模型的有效性,为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工具。
56-61

江苏能源消费的碳排放统计分析及因素分解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了解碳排放量,首先计算出1990——2010年江苏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继而运用因素分解法分析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及产业碳排放强度对江苏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碳排放产生最大的正面影响,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明显,产业的碳排放强度不稳定且为正面影响,产业的技术效率未得以充分发挥。最后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相关建议。
62-65

吉林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评估及建议

摘要:在国家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吉林省生物制药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吉林省生物制药产业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正确评估吉林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合理整合产业资源,制定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于加速吉林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振兴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66-69

区域经济中机场拉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依托机场资源发展而起的临空经济,是一种新兴的高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国内外一临空经济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许多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总结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中机场的拉动效率问题提出机场拉动效应的评价原则,构建了一套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22个三级指标的机场拉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对各级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设定,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熵权模糊评价的临空经济拉动效应评价模型,为后续的实证研究与分析奠定基础。
70-74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及实证研究

摘要:研究中小企业成长特征以及影响因素,选取12个能够客观评价中小企业成长性的指标,构建了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层次结构,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和一致性检验,利用河南省部分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比较。
75-78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区域科技进步

江苏科技创业的薄弱环节和关键对策研究

摘要:以对江苏省科技创业发展状况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为基础,阐述江苏省科技创业的现状和科技创业的重要意义,分析总结目前江苏科技创业过程中在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创业企业家、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促进江苏科技创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对策和措施,包括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投融资机制、培养青年创业人才、实施孵化器提升工程、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建设科技创业示范区等。
79-82

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与提升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探讨东莞市产业升级的现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诸多与创新能力有关的变量中提取主成分,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进行市际比较得到一些初步判断,并为东莞市提升政府主导的创新能力提出政策建议。
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