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1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科技指标与评价、区域科技进步、高校与研发机科技管理、产业科技管理等。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0-7695
  • 国内刊号:44-1223/G3
  • 出版地方:广东
  • 邮发代号:46-120
  • 创刊时间:1981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19
  • 综合影响因子:1.08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科技管理研究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自主创新专论

美国“再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与启示:创新驱动增长

摘要:美国“再工业化”的实现路径突出高端制造业核心创新优势,将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增强美国创新型经济增长动力的核心着力点在于,推动和发展高端制造业创新所需的技术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机制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以市场为导向发生配置结构的不断投入和革新,在高级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的创造重组中发挥创新优势能够助力美国抢占并保持高端制造业的技术领先、研发领先和制造领先地位。实现驱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我国“高增长、低创新”的制造业要实现“创新驱动增长”之路仍然漫长,这意味着我国当前更应着力对高级生产要素这一类创新资源的投入配置,并调整制造业内部市场结构,为期待来临的大规模高技术创新做好充足筹谋,从而提升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体系发展水平。
1-6

农业龙头企业集成创新对出口竞争力促进机制实证研究

摘要:农业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培育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战略。集成创新对出口竞争力成长存在着潜在的促进作用。农业龙头企业集成创新体系包括客户信息集成、市场需求分析、产品项目研发和企业内外协作4个要素。基于出口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的研究揭示集成创新对农业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微观促进机理,发现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提出集成创新的改进策略,从而为农业龙头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开发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7-13

1997-2013年中国省域创新差异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摘要:以中国31个省域单元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省域创新差异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1997-2013年间,我国省城创新的空间集聚程度在不断增加,空间邻近效应在不断增强,总体空间差异呈现出扩大趋势;区域创新的核心地区较为稳定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核心区域在东部沿海有所收缩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有扩张趋势。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省域单元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支出、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对创新提高的正向效应显著;而相邻空间单元的GDP对该省域单元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技术市场成交额对本省域的创新具有正向效应,但溢出效应不显著。最后提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性创新提升的对策建议。
14-20

基于平台经济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依据平台经济理论,提出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的基本分析框架;围绕数字内容产业的内容提供方、内容服务方、应用服务方、网络运营方、终端用户等平台创新主体,分析产业协同创新过程中受到的市场需求拉动力、市场竞争压力、技术推动力、利益驱动力、战略引导力,构建基于平台经济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动力模型;借鉴博弈思想,分析平台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有效性;最终提出数字内容平台产业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与发展策略。
21-25

价格体系变动与我国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度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价格体系和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内在关联关系,利用协同度模型对我国价格体系与工业科技创新系统之间的协同度及其各自内部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价格体系内部协同度平均水平较低,而科技创新系统内部协同度水平较高;价格体系与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度长期处于较低的状态,自2010年之后,两者的协同度水平逐渐提高。此外,工业原材料及能源及动力价格指数是影响价格体系内部的协同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价格体系与工业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的重要原因。
26-30

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对组织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阈值回归模型的数据分析

摘要:我国现阶段,区域间与组织间发展不平衡,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强弱对组织创新的影响也不同。借助阈值回归模型,研究检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在强、中、弱三种状态下对组织创新的不同影响。通过对289家各类组织有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强保护与弱保护情况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组织创新能力起负面作用;在中等保护情况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组织创新起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组织创新能力的关系是非单调的。
31-36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发展与政策

国家目标引导下的大科学装置建设——以上海同步辐射光源为例

摘要:大科学装置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平台,其建设主要在政策和资金两方面受到国家目标的影响。作为我国大科学装置典型代表的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其概念提出、预制研究、立项、建造和后期优化等环节都紧密结合国家目标,在推进科学研究、发展高新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37-41

中国机器人工业初创期政策回顾

摘要:中国机器人的研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源于个别学者对国外技术的跟踪;80年代国家层面开始以“七五计划”为契机对军工领域应用自动化技术进行了顶层设计;90年代国家“863计划”加大了对自动化领域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作,从此开创了中国智能机器人工业化发展的技术路线。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科技发展规划中与机器人相关的政策出台背景、实施过程、技术路线及成效,从而反思中国机器人产化道路中的经验和教训。
42-46

基于熊彼特创新视角的再工业化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振实体经济,德国出台“工业4.0”计划进一步加强工业竞争力,我国工业发展方式也亟需从投资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工业4.0”计划进行系统分析与解构,发现其理论基础在于熊彼特创新。通过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新阐释,研究熊彼特创新对再工业化的作用机理,认为其关键在于产品、技术、组织、市场、原料五维创新改变技术一经济范式,对工业进行“创造性毁灭”,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构建一个包涵五维创新、动态传导机制、“三位一体”支撑体系的再工业化理论框架。鉴于此,中国应从技术研发、开发清洁能源、培育企业家精神、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包容性制度等方面再造工业,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
47-53

基于政策分析视角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现行的一些政策存在的不足已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对国内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新形势下制约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因素,从发挥市场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处置权、改革科技评价体系、注重政策统筹协调、改革评价机制等角度,就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54-59

专利视角下中国钼业的区域技术构成及研发能力分析

摘要:构建基于中国专利的区域技术构成和研发能力比较评价方法,并以钼业技术为例,实证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技术构成及地区间差异,对主要研究机构的研发能力、发展趋势和核心技术构成进行深度研究,为其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60-65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指标与评价

装备研制中的技术成熟度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提出技术成熟度的概念以来,技术成熟度评价作为一种控制研制风险的有效工具,在美国的重大武器装备采办项目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该工具在我国的应用尚不成熟,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评价方法。针对该现状,提出一个技术成熟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用以全面刻画技术在向装备实物转化过程中的状态;同时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信息熵和灰色关联聚类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使得专家的决策信息得以充分挖掘利用。通过一个算例验证该方法在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技术成熟度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66-70

基于行业视角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创新效率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摘要:以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从行业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和投入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行业视角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创新效率评价体系,并结合静态和动态DEA模型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71-75

生态文明视域下不同区域与行业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比较研究

摘要:低碳并购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通过建立DEA模型,首次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及行业低碳并购的生态效率改善状况。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不同行业的低碳并购生态效率都有所改善,但各个行业整体上都不高,行业间差异较大;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分布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次之,而资源密集型行业最低;清洁生产型行业的效率明显高于污染密集型行业。根本原因在于资本运作、经济结构、行业竞争力、能源结构及低碳技术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我国三大区域的低碳并购生态效率呈波动上升态势,但整体改善幅度都偏低,区域间差异明显:长三角最高,珠三角次之,环渤海最差。主要原因在于资源禀赋、政府干预、市场化水平、能源结构、环境政策及生态文明制度存在区域差异。
76-82

基于非整秩次WRSR的市域科技人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为例

摘要:通过构建市域科技人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赋权法和非整秩次WRSR,以山东省17地市为例进行评价和分档。结果显示:青岛、济南和烟台3地市处于绝对优势区;日照和莱芜2地市处于绝对劣势区,而其它12地市则处于中档区。对比一级指标进一步诊断分析各档地市科技人才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思路和对策。
83-87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DEA方法的企业孵化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孵化器长期生存、发展的基础。从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两个维度构建企业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并通过主成份分析法和DEA实现企业孵化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价研究。通过四象限散点图,实证分析我国部分地区部级孵化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88-94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区域科技进步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但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身特性及其金融需求与传统融资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不匹配性,导致当下金融业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现状基础上,以江苏省22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例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留存收益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正向支持作用;而银行信用融资和股权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负向支持作用;债券融资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则不显著。总之,金融对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效率偏低。由此从政策性金融、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以及风险投资等4个维度系统提出金融支持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
95-100

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广东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各类创新要素与资源汇集、融合的重要载体,成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从战略地位、整体水平、发展模式、创业氛围、带动效应等方面全面分析广东省孵化器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优势、机遇、挑战、威胁,并研究提出广东省未来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对策。
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