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 44-1223/G3 国内刊号
  • 1000-7695 国际刊号
  • 1.1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技管理研究是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技管理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彩页图片、产业科技管理、科技发展与政策、自主创新专论、科技指标与评价、知识与知识产权管理、管理理论与方法、区域科技进步、低碳与绿色发展研究、高校与研发机构科技管理、组织创新力研究、信息化研究、科学学研究、产业集群与创新研究、科技项目管理、人工智能创新管理、公共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研究 2009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自主创新专论
跨国公司R&D全球化发展趋势与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分析1-4

摘要:R&D在跨国公司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跨国公司R&D全球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这一方面源于其本身的自我创新,另外也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全球配置。在分析跨国公司R&D全球化变化的基础上,认为我国需要通过积极创建国际产业R&D中心、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努力构建国际化人才体系等来应对这一挑战。

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贸易福利5-8

摘要: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究竟是采取技术引进还是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竞争能力的两难选择。构建了一个基于自由贸易的李嘉图模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会恶化贸易条件,但是一般都能带来福利的改善,除非贸易条件的充分恶化导致贫困化增长;进口竞争产品的自主创新和超越在改善贸易条件的同时带来福利的改善,是改变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基础上的一种生产模式,可以创造出竞争优势。

风险资本投资后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研究9-11

摘要:在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时风险企业的管理监控与精心评估选择投资企业、策划设计风险投资契约一样重要。而管理和监控最终是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关系着企业成长、发展和壮大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理,提出投资后管理通过提升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转化能力等方面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分析框架。

农业自主创新的大趋势12-14

摘要:通过整合国有农业科技机构,政(院)所分开,建立“大市场”和“大社会”项目分配和评审制度,构建主管官员问责制度、连带制度的动力机制,以优化农业科技投入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因素及其创新15-17

摘要:在制度经济学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循环经济的制度因素用于分析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的的市场失灵、自然资源与环境公共产权的特性及循环经济与人类行为假设问题。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很多制度的限制因素,诸如制度安排问题、旧制度的路径依赖机制、我国现有环境保护制度存在问题、环境产权界定困难等。本文认为循环经济制度创新主要应该包括如下具体内容:绿色财政预算制度,绿色核算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金融与投资制度,生态安全预警制度,产权制度创新。

基于“军民结合”的企业创新能力测评研究18-19

摘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构筑了平台。“军民结合”创新能力测评是一项复杂问题,不能靠一个指标或少数几个指标进行评估,需要在一定原则指导下科学地建立指标体系进行测评。综合考虑创新意识、创新管理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财务能力七个方面因素建立了“军民结合”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企业“军民结合”创新能力进行了测评。

创意产业研究与发展现状及其思考20-22

摘要:创意产业代表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创新,它把创意等智力因素确立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创意产业的概念、特点和范围,对目前国内外创意产业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指出创意产业人才匮乏是制约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知识转移视角下企业组织资本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23-25

摘要:组织资本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为如何获取、转移和有效利用隐性知识,以及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在分析组织资本和隐性知识转移内涵的基础上,利用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等相关理论,分析了企业组织资本对不同来源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作用;并对企业组织资本以及组织内、外部隐性知识转移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三者的假设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为进一步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运营能力的成长轨迹研究26-29

摘要: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运营能力是企业运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的成长路径。基于知识价值链模型,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运营的基本活动与辅助活动为研究维度,探寻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名牌运营能力成长的关键监测点;探析了企业从贴牌生产向设计制造、自主品牌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名牌转型过程中的企业运营能力成长轨迹,旨在为我国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提供理论支撑及实践指导。

分子与细胞遗传学专题文献分布及变化趋势的计量学分析30-32

摘要:通过统计分子与细胞遗传学中“染色体分离的分子机制”专题的文献,了解该专题目前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并对文献分布及其变化趋势进行计量学分析,使科研用户通过文献的数量关系与变化规律,预测科研的成熟度与发展趋势。

市场呼唤有效技术创新的研究33-34

摘要:技术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兴旺发达的筋骨,是事关中国企业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只有由“技术导向”和“指标导向”转为“市场导向”,才能改变科技和经济脱节的局面.市场意识是技术创新的关键;只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才能创造价值,才会给企业和国家带来真正的发展,有效才是硬道理。

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发展与政策
扩大消费需求是实现我国内外部平衡的根本举措35-37

摘要: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我国CPI涨幅持续高于5%的“警戒水平”,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加大,内部失衡明显;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额接近2006年顺差额的两倍,外部失衡加剧。我国内部失衡的原因在于外部失衡严重,而外部失衡严重则在于消费不足。因此,只有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内外部失衡问题。

我国省部科技共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38-40

摘要:省部科技共建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促进区域科技经济发展采取的一种合作形式。省部科技共建包括省部共建实验室、省部共建创新产业基地、省部共建创新工程、重大发展计划中的科技共建,在共建主体、区域布局、共建形式等方面呈现三个特点和发展趋势。

国际科技政策研究高产国家与机构合作网络41-43

摘要:确定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高产国家与高产机构合作网络,对我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国家层面,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领域形成了以美国、荚格兰、荷兰和德国为中心的三个主要合作研究网络;在机构层面主要包括以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的四个合作研究网络。

突破产学研运行瓶颈的机制设计——芬兰国家研究中心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44-46

摘要:通过对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简称VTT)功能角色定位的研究,深入分析了VTT的运行机制,研究总结了VTT解决芬兰产学研结合瓶颈问题的关键原因是其独特的角色定位与运行机制设计,指出了VTT在科技创新体系中所发挥的效用以及值得我国借鉴的一些启示。

当前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策略选择47-50

摘要:国际科技合作是我国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解决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难题,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需求;是扩大我国国际战略资源、能源、技术利用和分享权益,实现新时期国家发展目标的有效手段。在全球化的国际局势下,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着有利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诸多挑战。文章对此进行了理性分析,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应该采取的发展策略。

美国国防科技工业国际合作研究51-53

摘要: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各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新环境要求各国政府大幅削减原有的国防基础设施并在将来保持足够的防御能力。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世界各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国际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这就对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美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国际合作为例,对战后其国防科技工业生存环境的发展变化、国际合作的主要形式和合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欧洲跨国公司技术标准联盟与欧洲经济一体化54-55

摘要:技术标准不仅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具有深远影响。从技术标准的经济学属性出发,指出技术标准对微观经济主体和宏观经济主体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并通过欧盟跨国公司结成技术标准联盟的案例,指出欧盟跨国公司在欧洲经济一体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